中國娛樂網(wǎng) > 電視劇 > 正文
“活獸”下線,“小棉襖”上線
最近的幾集中,小棉襖經(jīng)歷了與父親重逢以后最大的一次成長。一開場時,她是見誰懟誰,動不動就拔刀相見,連陳懷海也不認的“活獸”。但隨著親生母親的出場,缺失父愛、母愛長達十二年的小棉襖終于在家庭的溫暖中重新找回了自己。但好景不長,母親出現(xiàn)前就已經(jīng)罹患重病,她深知自己死后會讓陳懷海和一雙兒女難過,于是選擇了悄悄離開。小棉襖找不到娘以后哭了一場,但內心已經(jīng)變得成熟的她最終選擇了和父親一樣,讓母親體面的離開。
“活獸”下線,“小棉襖”上線了,角色前后反差之大,讓觀眾大感意外。但在張可盈看來,這些變化都是合理的,“小棉襖的變化體現(xiàn)出的是放養(yǎng)和家養(yǎng)的區(qū)別、有家教和沒家教的區(qū)別,重新回到父母身邊的她被一點點喚醒內心的善良。其實這種善良她不是后來才有的,而是一開始就住在她的心里,只是在走失的十二年間,她沒有辦法,只能選擇用野性的方式對待所有人和事。但是從很多的細節(jié)之中都可以看出,她對所有人都愛恨分明,尤其是對她一直相依為命的弟弟。在后面的劇情中,她發(fā)現(xiàn)父親、谷三妹都是真心實意對她好,她就在愛的氛圍下逐漸收起了那些刺,變得有愛和正常了,現(xiàn)在的她才是真實的她。”
與陳寶國對戲,哭戲出彩完成角色蛻變
重新感受到家庭溫暖的小棉襖,隱藏了曾經(jīng)的“活獸”屬性,張可盈在近幾集出場的幾場戲都是與陳寶國對戲,表現(xiàn)可圈可點。小棉襖性格前后對比強烈,一個烈一個暖,形成巨大的反差,詮釋了一個長大成人的小棉襖成熟、理智的一面,也呈現(xiàn)了張可盈作為年輕演員身上的巨大潛力。
得知母親消失不見了時,小棉襖匆匆忙忙來問父親,得知母親不會回來了以后,她強忍淚水,明明很想追出去,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聽父親的話。都說考驗年輕演員最難的就是哭戲,小棉襖與父親的這場戲分量極重,但在陳寶國面前,張可盈杵在地上瞬間爆發(fā),成功接住了。
娘在的時候,她壓著身子和弟弟扶著娘散步,娘不在了以后,他把父親叫到房間里,拿出一件黑色的棉襖讓爹試試,并說“娘不在了以后我就給您做”。老戲骨陳寶國的眼里頓時含滿了淚水,張可盈的眼神里則是初學會關心父親的那種驕傲和歡喜,但看到棉襖穿在父親身上太小后,她的眼神立馬暗淡下來,隨即聽到父親說“顯擺顯擺去”,她又馬上會心一笑。至此,三個回合三種情緒,一個充滿孝心的“暖棉襖”被張可盈生動呈現(xiàn)出來了。
盧溝橋事變之后抗日戰(zhàn)爭局勢越來越緊張,谷三妹的身份已經(jīng)在陳懷海面前曝光,而被家庭溫暖包圍的小棉襖,也在大環(huán)境的變化和父親的感染下開始出現(xiàn)投身革命立志報國的苗頭。觀眾紛紛表示,“剛認識了一個暖心可愛的小棉襖,虐戲慢點來啊!”